本文转自:北青网
8月25日正式出伏啦!掐指一算,“40天超长版”三伏天终于过去了,让人高兴的是马上就可以凉快了!甚至最近几天,不少地区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和舒爽。
不过从8月25日(出伏)到9月22日(秋分),中间这29天正是夏秋交接,也是一年中气温波动大的时候,甚至也有人把这期间称为“凶险的29天”。
健康时报曹子豪摄
为什么是“凶险的29天”
老人们常说,“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在这段时间,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是大趋势。温差逐渐拉大会带来什么后果?血压波动,心血管疾病突发!
不少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更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其实,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
上海交通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之民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解释,从出伏到秋分正是夏秋的过渡时期,我国北方天气慢慢变凉,早晚凉爽,中午较热,气温波动较大,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摄氏度,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许之民表示,昼夜温差大,气温忽冷忽热的刺激下,人体血管受到刺激收缩,血管阻力增大,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最容易诱发一些血管硬化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同时血管收缩紧张,血压波动较大,无论是心梗、脑梗都是发作的危险期。
健康时报曹子豪摄
1.不要太早去晨练
出伏后的初秋时节,温差逐渐加大。有些人夏天习惯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2.不要穿短裤背心
出伏后,早晚比较凉快。不要穿短裤背心之类太清凉的衣服,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3.不要整夜开空调
出伏后使用空调要十分注意,尽量不要在夜晚睡觉时开空调,即使要开最好定时,以免半夜时空调的阴气与外界的寒气入侵人体内脏、经络和骨关节,引起感冒、腹泻、颈肩腰腿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4.不要熬夜睡得晚
出伏后易“秋乏”。为了缓解秋乏,需要睡得早一点,早睡早起,较之夏季增加1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或者通过午睡的形式增加睡眠。一般晚上十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
5.不要不渴不喝水
出伏后,出现高温天气的次数依旧不少,身体水分大量蒸发,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饮水量毫升。
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出伏后,养生记住“8个一”
1.喝一杯润秋饮
医院中医与康复医学科石鹏展年在健康时报刊文,夏末初秋单纯靠多饮水往往很难解决人体对水分的需要,我们可以加点秋季特色饮品泡水代茶饮,此时比较适合泡水的有百合、麦冬、枸杞子。
以这三味药打底,咽喉不适者可加木蝴蝶、胖大海利咽解*;脾胃虚弱者,大便溏泄者可加陈皮、太子参健脾化湿;淤血重者可加红花、川芎。
健康时报图
2.艾草泡一次脚
中医养生专家迷罗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初秋还是闷热,但是夜晚已经有些凉意,伏夏的暑气将要退去,可是很多人的内热却迟迟不能下去,教您一个方法:一把艾草叶,两小勺盐,每晚泡泡脚,连泡一两周,可以很好地退内热,降虚火。
方法:先用开水泡艾叶,等颜色深了,药味重了,加入凉水调温,放入盐,水温比体温略高就好,不要超过四十度,泡上二十分钟左右,待额头出汗就可以了。
3.饮食加一点萝卜
萝卜是秋冬季节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更有人将萝卜称为“小人参”。中医认为,萝卜性平微寒,具有清热解*、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脏等功效。
4.水果吃一点柚子
云南中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主任秦竹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柚子被称为“秋季之佳品”,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是梨的10倍,柠檬的5倍。柚子能有效提高呼吸道黏膜免疫因子,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方法:剥去外皮生食,或绞汁、也可以做成柚子茶饮用等,每天三次,每次~克左右(儿童减半)。
5.没事按一按穴位
江苏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戴奇斌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居家做做穴位按摩降服“秋老虎”,帮助强身健体保平安。
祛燥——按迎香穴
养心——按极泉穴
防热伤风——按足三里
6.运动来一次健走
在运动方面,不要大汗淋漓,否则会伤阳气。我们应该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瑜伽、步行。每天快走30分钟~1小时,以微微出汗为宜。
7.降火泡一杯花茶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邹巍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初秋天气开始转凉,喝点玫瑰花茶,散散夏天脾胃积攒的寒气。玫瑰花茶很温和,能滋养胃肠、美容养颜,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玫瑰花能疏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
8.调养睡一个好觉
早睡早起,调整作息,增加睡眠时间帮助身体更好适应季节的更替。医院中医经典慢性病科主任陈顺中年在接受泰州广播电视台采访时说:“早睡阳气的生发就比较好,早起有利于肺气的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