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医学与中医药之辨:扑热息痛性温热还是性寒凉?
作为中国人,生活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辣椒吃多了容易上火”,"怕上火,喝王老吉“,“上火嗓子疼,喝点胖大海去去火”。这些说法,中国人比较容易理解,究其渊源就是中医药理论里说的中药药性:“温热寒凉“四性,四性又叫“四气”。辣椒是热性食物,王老吉是“凉”茶是“凉”性的,胖大海是寒性的。中医药理论认为,一切药物、食物都有温热寒凉之性,四性是药物和食物的基本属性,就好比每个人都有生肖属性一样。
可是,中医药药性理论也遭到了一些扛着科学大旗的“中医黑”的挑战,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刁钻”的问题,比如:猪肉的热量比辣椒高,为什么猪肉是凉性的,而辣椒却是热性的?既然是药都有温热寒凉四性,那么西药退烧药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是温热药还是寒凉药?头孢是温热药还是寒凉药?
二、中医药的“温热寒凉”是怎么确定的?
中药药性的相关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列》:“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的基本含义就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在传统中医药理论中,四性反映了药物对人体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并且只定性不定量。在寒、热、温、凉4种药性中,凉仅次于寒,二者为一类药性,至于多“凉”才算寒,并无一定的数值判断标准;温仅次于热,二者又同为另一类药性,温和热的界限也没有明确的数值依据。关于四性的确定方法,中医理论主要有两种定性判定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根据中药对病情的作用来判断的。《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意思是说:药性的温热寒凉,跟它所治疗的疾病是相反的。比如,如果一种药能治疗热症,它就是寒凉药,如寒性的石膏能治疗热症。能治疗寒证,它就是温热药,比如温性的麻*治疗风寒。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中药对人体的作用来判断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指出“入腹则知其性”的说法。意思是吃了就知道药性。比如,能让人发热出汗、或感觉温暖或者兴奋的药物,就是温热药,比如花椒。吃了让人觉得寒冷或者平静收敛的药物,就是寒凉药,比如薄荷。
三、温热寒凉的现代解读
为了用现代科学技术解释中医药的温热寒凉理论,很多大咖专家、学者大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中药的温热寒凉主要可以从以下角度解释。
1.用药效解释药性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中医理论认定的温热药共性作用是能兴奋机体功能,寒凉药能抑制人体机体功能。比如温热药兴奋人体交感神经,寒凉药则抑制人体交感神经。这与中医药理论可谓异曲同工,和而不同。
2.用化学成分解释药性
还有研究证明,多数温性药含有挥发油,或含强烈刺激性的脂肪油,或作用强烈的生物碱,比如麻*。寒性药含苷类,以皂苷、蒽苷和苦味质为多见,也有的含有一些极苦的生物碱,比如*连含有*连素。还有研究则是发现温热寒凉与中药有效成分分子量有关。有效成分分子量大于的,多数是寒凉药,小于的,多数是温热药。
四、中医药与现代药学之辩现在,很多中药和食物的温热寒凉之性,我们都是沿袭或者照抄老祖宗或者古籍里的说法。但是,对于众多老祖宗没有定义药性的食物和药物,比如麻辣味薯片,舶来的玛卡、辣木籽、育亨宾皮等天然植物药,还有完全根据西医药理论生产出来的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头孢等,这些东西,如何判断它们的“温热寒凉”?
本草老生以为,从分子学、现代药物化学、药效学等角度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无可厚非,但是要判断食物或药物的“温热寒凉”,就得依据中医药理论来判断,毕竟这里的“温热寒凉”是中医药学特有的专业术语。所以,不能用现代营养学角度,通过比较食物热量高低来定食物寒热,不能从化学角度用分子量或者化学成分来判断温热寒凉。这些都偏离了中医药理论出发点。所以,回答西药的药性问题,还得从中医角度观察这些食物或药物对人体生理或病理的作用,来做出判断。比如扑热息痛有促进人排汗功能,可以归为温热药,头孢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可以归为寒凉药。
您怎么看?欢迎拍砖。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