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爸爸妈妈,我们都会想起那最通俗的描述:温柔的妈妈,严厉的父亲!但你看小康君真挚的小眼神,就知道事情并不简单!
把温柔、严厉,换成大嗓门母亲,神龙见首不见尾父亲可能更恰当。
前几天同事刘小叨还在说:“我每天睡觉之前都会听见楼下的咆哮,大嗓门的妈妈喊着快点呐,去洗脸,赶快嘛,刷牙,我数1、2、3……喊完安静一会,我才可以睡……”
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扰邻的确不好,但当妈的谁还没嚷过两声!
当妈后特别费嗓子*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录音师都会表扬我,嗓门变大了,有穿透力了……进步这么大,是妈妈的应该都懂,还不是这7年练出来的。”
*在家深有体会,遇到什么事儿,直接就是“丽,你吼一声。”看来只有娘娘的吼声才能平息家中的混乱。
这话一出,许多宝妈闻风赶来,找到组织后就开启了吐槽模式:跟孩子说话,就是很费嗓子!
“我是宝妈,也是幼师,在学校每天都是靠吼的,不吼那些小孩子就要上天了,我每天都泡胖大海喝。”—
巧克力豆“我以前说话轻声细语的,人人都说我太淑女,再怎么努力声音都大不起来。现在,一说话就是高音炮的感觉,自己都嫌弃自己。”—
花生虫子“声音最大的时候是数的时候。”—早安吻
“以前高音唱不上去,现在很easy!”—md-雨木木
……
不管多温柔的女孩,当妈后就判若两人,幻想中自己是一个口口声声说着“吃饭饭”、“睡觉觉”的贴心温油妈妈,现实是“吃饭去,快点吃”,“我喊,马上过来睡觉”……
其实当妈的也不想整日咆哮,奈何生活逼迫!
为什么妈妈总是大嗓门?
在现实中,小康君就经常听到爷爷奶奶对宝宝说:“再不听话,你妈就要生气了。”
妈妈的形象,更像是“红太狼”的角色:易怒、咆哮、暴躁!不知不觉中,我们这一届妈妈,成为了孩子眼中最凶的一届。
早年朱丹就发出质疑:“为什么国产动画片里的妈妈形象总是那么易怒,暴躁?宝宝在里面的台词总是:糟糕,妈妈要生气了……”
为什么妈妈不再温柔?
因为她们太累了,人在疲劳不堪时,精神颓废,心情低落,更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她们的暴躁,更像是在请求帮助……不信你看
宝妈一边叠衣服,宝宝一边扔。
宝妈一边清理垃圾,宝宝一边在垃圾中翻滚。
宝妈一边擦个玻璃,宝宝一边搞脏玻璃!
让宝宝吃个饭又是一场战斗,好不容易把饭吃进嘴里,接下来还要花时间给娃洗脸、洗餐椅、洗口水巾、拖地……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哄睡着了,赶紧撤离现场,来,滚一个~
让人泪留满面的是,你刚要庆祝孩子睡了,那边雷达再次启动,宝宝醒了……哄睡流程再走一遍呗~
要是家里有两个熊孩子,各种惊心动魄的场景你都能体验到……
他们在危险边缘来回探脚,而你在土拔鼠尖叫!
这还不算完,更大的挑战在辅导孩子作业的任务上!
只看到妈妈辅导作业咆哮,那让爸爸试试?
等你帮完,你就明白,为什么妈妈那么暴躁!
父亲的爱抚,只有五分钟,五分钟,五分钟,下一秒就可以解除父子关系了!
所以别说为什么中国妈妈那么狂躁,谁不想包容、有爱、充满鼓励,这不是还没遇到事吗?
音量越大,孩子越不听话
虽说妈妈嗓门大无可奈何,现实所逼,但实际上大嗓门对孩子的影响重大。
杭州九莲小学曾做过一项调研,发现孩子最不喜欢五类家长,其中就包括只会吼的家长,孩子们表示:被吼愣了,至于吼了什么,一概被屏蔽掉了
在《爸爸去哪儿》里,也有类似的情节:节目组要求孩子们看守冰淇淋糖果,但林永健的儿子林大竣和夏克立的女儿夏天偷吃了冰淇淋糖果。
林永健对儿子的表现很失望,见到儿子就开始大声批评,“你为什么要吃啊?人家让你看好了,你吃什么吃啊……”
林大竣被一通斥责,对爸爸心生抵触。这时孩子的情绪已经不在偷吃冰淇淋事件上了,而是集中在对爸爸的不满情绪上,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一直和爸爸赌气,不愿和爸爸配合。
夏克立同样教育了女儿夏天,但态度截然相反。他平静地对夏天说,“你要记得你为什么要站在这里,是因为做错了事……好,你想一下刚才发生了什么好不好?乖!”
夏天自知自己做错了事,甘愿接受罚站,并无对爸爸的不满。在惩罚过后,照样和爸爸开心玩乐。
像林永健这样对孩子大嗓门,不仅一点用都没有,反而激起了孩子的叛逆心,变得愈发难以管教。
而且,大嗓门还会影响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
《大嗓门妈妈》绘本,就描述了家长大嗓门对孩子的心理伤害:
今天早上,妈妈冲着我大声吼叫;
那声音把我震得四分五裂,
身体散落在世界各地。
脑袋飞向宇宙;
肚子掉进海里;
翅膀掉到了热带雨林;
嘴巴落在山顶;
……
大嗓门妈妈找回了所有碎片,并把它们重新缝好,温柔地对我说“对不起”……
伤痕修补好了,但痕迹依旧在。
所以,偶尔音量大也就罢了,经常大嗓门吼孩子不可取。
向大嗓门说再见
1用拥抱代替大嗓门吼叫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过久时,会引起人们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在教育上时常发生,一旦孩子习惯了大嗓门,那大人歇斯底里的吼叫,除了费嗓子、引起孩子反感外,不再有其他效果。
所以冷静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接纳孩子的情绪,待孩子冷静下来后,再向孩子讲道理。
2用低声教育代替大嗓门
父母严肃而低沉的声音,有利于双方冷静下来,重新思考问题,进而避免不必要的情绪攻击。
就像我们小时候对父亲的害怕,多数来自于父亲严厉的眼神,而不是大声的吼叫。
3爸爸不缺位
每一位暴躁的妈妈背后,都有一个缺位的爸爸。没有人帮忙,极度疲倦下的妈妈如何做到轻声细语,柔情似水?
有爸爸帮忙,妈妈的大嗓门才能得以休息!
但有些男人要求,我在外赚钱,我不能有后顾之忧,所有的事你做好!
其实对于这种男性,涂磊老师有段话说的很好:
为什么女人怀了孕的同时还可以去干活呢?
为什么有些女人怀孕,要直到临产的时候她可能还在上班呢?
为什么女人可以一边择菜一边教孩子读书,一边上班一边还惦记着孩子有没有回家呢?
为什么女人就可以做,男人就认为我不要有后顾之忧,我就想一心一意赚钱,然后自己还把自己感动的,你看我多勇敢,我多有责任。
人就没有那么舒服的,结婚后就是外面一堆事回家一堆事,男人不要动不动就提“我不要有后顾之忧”,以后顾之忧为幌子,这是自私,你就是赚再多钱,家里的一些东西该做你必须还是得做。
爸爸要有这觉悟,想必暴躁的妈妈才会越来越少,温柔而包容的妈妈才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