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手一个保温杯,是对冬天最大的尊重。
秋末冬初,又到了出门带保温杯的时候了。
比起出门就买泡面瓜子矿泉水,用保温杯喝热水算是一种全民皆宜的养生方式。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随着保温杯里泡枸杞的方式流行,市面上保温杯让人眼花缭乱。
但是数量多并不意味质量好,不仅容易挑花了眼,更有可能选到“夺命”保温杯。
央视用数据说话,以科学方式告诉大家:挑选保温杯需谨慎!
选择和使用不当,小保温杯有大危害自保温杯问世以来,购买的人千千万,出事的不在少数。
轻则杯壁脱落、生锈发霉,重则杯体爆炸,血肉模糊。
浙江葛大爷就在购买保温杯后发生了一件让他难以置信的事。
葛大爷是某汽修厂的退休老员工,5年前退休下岗之后,就成为了一名社会闲散人员。
虽然平时有帮着儿女带孩子,但基本都是老伴照顾,他只起到帮衬作用。
这样一来,葛大爷就将自己的爱好—下象棋贯彻到了极致。
不同的人在思考时会采用不同方式,有的人喜欢抽烟,有的人喜欢喝茶,葛大爷就是后者。
每次下象棋,葛大爷就会随身带个玻璃杯,装满茶叶茶。
基本上象棋下完,一杯茶叶水也就喝的差不多了。
这种情况夏天还好,冬天还没下两回合,茶叶茶就已经透心凉,心飞扬了。
儿女没少说给葛大爷买保温杯,冬天夏天都能用,但葛大爷一听要一两百块,连声阻止。
其实葛大爷心里想要个保温杯,可一直没能和价格和解。
直到一次在路上闲逛,路边摆摊卖保温杯的吆喝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保温杯大甩卖,保温杯大甩卖,全场20一个,全场20一个。”
20块一个,比起平时儿女要给他买的保温杯,连零头都不到。
葛大爷立马动心,挑选了一个欢欢喜喜买回了家。
当天葛大爷就试了试,拎着他的保温杯下象棋,还向棋友们炫耀。
眼见保温效果不错,葛大爷充分发挥其价值。
不仅仅装茶叶水,什么豆浆、牛奶一股脑都往里倒。
而且葛大爷平时也不注意卫生,基本上喝完后冲一下就完事,继续装另一种饮品。
不到一星期,保温杯内胆就生锈了,隐隐中还能喝出一股铁锈味,葛大爷不以为意继续喝。
又过了一个星期,葛大爷因恶心呕吐、肚子医院。
经医生诊断:重金属中毒。
全家6口人,就葛大爷一个人出现中毒情况,一家人思来想去,四处摸索。
最终注意力放在保温杯上。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打开保温杯,一股难以名状的臭味扑面而来,杯壁里更是“伤痕累累”锈迹斑斑。
将饮品灌入保温杯,再通过保温杯喝下去,相当于喝了一张元素周期表进肚子。
不出事才怪。
经过一番调查。
葛大爷子女们发现不仅仅是老父亲用保温杯时存在问题,源头购买时就已经大错特错了。
央视曝光—夺命保温杯年,央视针对流通的常见保温杯进行过小范围检测。
发现50款保温杯中,有近4成产品有问题,内胆材质不符合标准、真空隔热层密封不严等。
要知道,保温杯核心是合成金属,由大部分铁和少部分镍、锰、镉等重金属通过一定比例融合。
一旦遇到酸性溶液,比如饮品、中药等,合金就会被破坏,重金属就会偷偷跑出来。
人体日常也要重金属离子的参与,但所需含量很低,身体也吸收不了多少。
若喝下的液体金属离子含量过高,从产生不适,到直接危及性命,整个过程又快又狠。
急性的重金属中毒、慢性的会致癌。
虽然液体盛装在劣质保温杯中肉眼看上去没有什么变化,但实际上早已成为“毒水”。
所以,只有保证内胆的抗腐蚀性。
才会进一步避免重金属含量过高,进而保护身体不受侵害。
目前最常见、适用范围最广的材质主要有三种,、、。
其中可用于接触食品的是和材质,在各项比更优越。
而被明确规定只能用于建筑行业材料等生产,尤其不能制成接触食品的设备。
在成本上,食品级和明显比工业级要高出不少。
因此,有很多不良商家打起了歪主意,用工业级代替食品级,也不按照规定做出标识。
借广大观众对此方面的知识欠缺,企图蒙混过关。
据北京消协表示,这4成不合格的产品也均来自小作坊和三无厂家。
看来老话说“便宜没好货”,也不是空穴来风。
如何正确选择保温杯?购买使用无良产家生产的保温杯,无疑是在身边安置了一颗无形的炸弹。
指不定什么时候爆炸。
选择一款正确的保温杯,也是对自己、家人的健康安全负责。
那么,普通人如何识别好坏保温杯呢?品牌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观察。
首先一项合格的产品,肯定具有生产、制作材料等信息。
如果该保温杯是来路不明的“三无产品”,通体没有关键信息介绍,千万不要购买。
其二,有明确规定,厂家在制作保温杯时,必须注明材质。
如果外包装和内胆没有标识,直接排除,很有可能是采用的工业级,心虚而不敢标识。
只有标识是SUS、SUS字样,方可进入备选名单。
另外,与杯体不同的是,密封的杯盖一般都会采用塑料材质。
也并非所有的塑料材质都能耐高温,三角形回收标志或者PP材料相对安全且耐热性好,不会释放有毒物质。
看和观察通过后,第二步还需要上手操作。
因为除了保温杯“本体”需要使用合格的材质之外,其包装及密封性也应做到符合标准。
保温杯中平时盛装的都是开热水,一旦密封性没做到位有渗漏,使用过程中就会造成烫伤。
在装置热水后,将杯体反过来放置几分钟,确保滴水不漏。
接着用手触摸,感受杯体是否有明显的升温,避免出现杯体有裂缝的情况。
若是有明显的升温,一定要及时更换。
如何正确使用保温杯?就算选择了正确合适的保温杯,大家否会正确使用保温杯呢?
相信在生活中,不少民众会像葛大爷一样买回保温杯后,不仅仅将它用来装白开水。
而是根据日常所需,在保温杯中泡花茶、装牛奶豆浆、果汁,甚至中药。
保温杯之所以叫做保温杯,是因为它所能保证的仅仅是温度,而不是质量。
保温杯不是冰箱,更不具备保鲜作用,相反还有可能加速食品的变质。
因此,学会购买保温杯重要,如何使用保温杯更重要。
保温杯使用、材质固然是必须,但并不代表、材质是“免死金牌”。
任何材质都有保质期,使用时间过长或者操作不当都会减少保质期。
无论是什么材质,只要发现保温杯出现生锈的情况,及时更换新的。
不锈钢熔点高,但却最怕酸,、材质也不例外。
诸如果汁、柠檬水、碳酸饮料这类强酸度饮品。
连比不锈钢还要坚硬的牙齿都能腐蚀,更不用说不锈钢了。
若总是用保温杯盛装酸性液体,耐腐蚀性再强的材质都会遭不住,加速损耗保温杯的寿命。
含盐分的食品和汤品,以及酸碱度不同的中药同理。
乳制品相对饮品、茶水就更特殊了。
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能喝上一口热牛奶,会“自作聪明”用保温杯保温。
哪知保温杯于牛奶等乳制品来说,就是一个绝佳的“细菌产地”。
当温度在2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时,乳制品中的细菌会疯狂繁殖。
一旦放置时间过长,非但不能保鲜,反而会加速腐败,喝了变质的乳制品,上吐下泻就在所难免了。
这也是超市都会将鲜奶放置在冷藏区,而不是保温杯中售卖的原因。
所以,乳制品不是完全不能放,是要尽快饮用完毕,最好在一个小时内。
若是放置时间超过3小时或更甚,基本上就已经完全变质了。
“保温杯里泡枸杞”这句话至今都十分流行,但其实这样的说法存在误区。
都说抛开剂量谈危害是耍流氓,抛开时间也是。
枸杞、胖大海等常见的养生食材在被热水浸泡后会开始膨发变大,同时还会缓慢发酵。
如果非要在水中放入枸杞,那么一定要把握好时间。
最好隔2小时打开一次保温杯释放产生的气体。
不然气体累积过多,再打开保温杯,气压差太大导致爆炸。
另外,给保温杯做清洁时有一点也需要格外注意。
前段时间新闻报道,山西太原一小伙对因清洗保温杯导致失明。
往杯子里加入开水和酸性除垢剂,将瓶盖拧紧后开始摇晃。
没想到,摇晃不过几秒钟,保温杯毫无预兆的爆炸了,强大的冲击力和高温严重伤及眼部。
保温杯瞬间变成了伤人不见血的利器。
除垢剂的成分是碱性氧化物,遇水就会在产生急剧的化学反应,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热能。
遇到热水开水,释放能量更多更快,严重就会出现上述爆炸情况。
所以,保温杯也很“挑剔”,它并非接纳所有物品,不管不顾往里塞最终伤及自己。
结语科技与科学永远挂钩。
科技宛若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会给生活带来便利,不当则是伤害的武器。
小小保温杯,背后藏着诸多科学知识点,正确选择和使用保温杯,切勿掉以轻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