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大海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白菊花黄菊花野菊花之功效区别
TUhjnbcbe - 2024/4/24 18:13:00

菊花为菊科植物的干燥头状花序,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被赋予吉祥、长寿的象征。药用上分“滁菊”、“贡菊”、“杭菊”、“亳菊”(为我国四大名菊)以及“野菊”等。菊花按颜色可分为黄菊花、白菊花,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等地。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菊花味辛、苦、甘,性寒,具有疏风、明目、解毒的功效。


  一、菊花文献记载

1.《药性赋》属于寒性,“闻之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

2.《本草纲目》:“菊花,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微。”

3.《神农本草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4.《本草衍义补遗》:“菊花,能补阴,须味甘者,若山野苦者勿用,大伤胃气。”

5.《本草经疏》:“菊花专制风木,故为去风之要药。苦可泄热,甘能益血,甘可解毒,平则兼辛,故亦散结,苦入心、小肠,甘入脾、胃,平辛走肝、胆,兼入肺与大肠。其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者,诸风掉眩,皆属肝木,风药先入肝,肝开窍于目,风为阳邪,势必走上,血虚则热,热则生风,风火相搏故也。腰痛去来陶陶者,乃血虚气滞之候,苦以泄滞结,甘以益血脉,辛平以散虚热也。其除胸中烦热者,心主血,虚则病烦,阴虚则热收于内,故热在胸中,血益则阴生,阴生则烦止,苦辛能泄热,故烦热并解。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利血气者,即除热,祛风,益血,入心,入脾,入肝之验也。生捣最治疔疮,血线疔尤为要药,疔者风火之毒也。”

二、菊花性味归经功效主治

1.性味:味苦、甘,性微寒。

2.归经:肺经、肝经。

3.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4.禁忌: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

5.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6.用量:煎服或泡茶,每次6~15g。鲜品亦可捣敷,或煎汤洗。

三、黄菊花、白菊花、野菊花应用

1.滁菊降火

滁菊疏散风热的效果最强,滁菊又名“白菊”、“甘菊”主产于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它花蕊金黄,花瓣晶莹玉白,素有“金心五瓣”之美誉,为安徽省滁州市滁菊特产获得中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高血压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可将滁菊、决明子代茶饮。出现嗓子发干、头发昏等“热伤风”症状时,喝一些滁菊就能缓解。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菊花可作枕明目、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属肝阳上亢者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药枕。

2.贡菊明目

贡菊寒性较温和,可用于清肝明目、养肝养眼等。贡菊也称“黄山贡菊”,盛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广大地域。古代为贡品,故名“贡菊”。贡菊花朵雪白,蒂呈绿色。冲泡的时间长了,连茶汤也会变成绿色。

黄山贡菊花性甘苦,微寒。具有清肝明目、驱邪降火、清凉解表的功效。菊花茶对口干、火旺、目涩有作用,热饮后,可治伤风感冒、疔疮肿毒、血压偏高及动脉硬化等症,为老少皆宜的保健饮料。

贡菊寒性缓和,清肝明目、养肝养眼的作用更突出,贡菊泡茶再加一些枸杞,为护眼良方。

3.杭菊清咽

杭菊花朵较大,味道甘美。因原产于浙江杭州等地,所以叫做杭菊花,杭菊花朵较大,分为杭白菊和杭黄菊两种,杭白菊味道更甘美一些。与贡菊相比,杭菊的深色花心更明显,泡开后花瓣也容易脱落。

杭菊清热利咽的效果最强,咽喉肿痛时,喝点杭菊最好。

4.野菊消炎

野菊花花瓣小、黄,苦寒重,具有较强的解热解毒作用,能有效缓解疼痛、牙痛和口臭等症状。一般不作为饮品使用,以免损伤脾胃阳气,造成胃部不适、肠鸣、大便溏稀等不良反应。

5.菊花+枸杞补肝肾

菊花味甘,对肝肾有滋养作用,配上滋补肝肾的枸杞,作用可得到加强。

6.菊花+桑叶治风热感冒

桑叶与菊花皆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同时可缓解风热感冒初期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7.菊花加山楂,可消脂降压。菊花搭配金银花可预防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菊花加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四、注意事项

1.泡菊花一般先用开水冲洗一遍,再用80℃热水冲泡,冲泡2~3遍后其芳香渐去。

2.随泡随饮,不宜久放

菊花茶中富含黄酮类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但黄酮类物质十分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使茶水失去本来的黄色色泽,变成绿色,其保健作用也会有所下降。

3.菊花性寒,阳虚慎喝

全部品类的菊花性均偏寒,一般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以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饮,野菊花一般不作为饮品。

4.体寒者加冰糖

菊花茶中加些冰糖,能稍微减弱寒性,更加适合体寒体虚者。

5.孕妇慎用

孕妇自身免疫力低下、脾胃较为虚弱,食用菊花茶容易刺激肠胃,引起肚疼腹泻等症状,不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

6.儿童一般不用

儿童食用菊花茶有削减“阳气”,寒即消的作用,不利于生长发育。

7.过敏体质者勿用。

五、药方举例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并常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如桑菊饮(《温病条辩》)。

2.肝阳眩晕,肝风实证

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若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可与羚羊角、钩藤、桑叶等清肝热、熄肝风药同用,如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3.目赤昏花

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如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治疗前者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等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治疗后者常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若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药,如杞菊地黄丸(《医级》)。

4.疮痈肿毒

本品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可治疗疮痈肿毒,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揣摩有得集》)

5.治太阴风温,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一钱八分,桔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温病条辨》桑菊饮)

6.肿毒疔疮:白菊花四两,甘草四钱,水三碗煎一碗,冲热黄酒服。(《仙拈集》二妙汤)

7.治风热头痛: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为末。每服一钱半,茶调下。(《简便单方》)

8.治热毒风上攻,目赤头旋,眼花面肿:菊花(焙)、排风子(焙)、甘草(炮)各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散。夜卧时温水调下三钱匕。(《圣济总录》菊花散)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菊花黄菊花野菊花之功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