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尹彦鑫王洪智
他们日夜兼程奔波在全国各地,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巧计入室擒获正在作案的嫌犯;他们往返于各大高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精心宣传提高人们的反诈意识,7所高校法案发数下降70%;他们不辞劳苦坚守在电话的一头,提醒劝阻面临电诈风险的市民,10分钟挽回17.5万元……在青岛市开发区公安分局新型犯罪作战研究中心,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怀“天下无诈,灭罪护民”,坚守反诈一线,为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默默奉献。近段时间,记者连续多次走进青岛市开发区公安分局新型犯罪作战研究中心,“沉浸式”体验反诈民警的工作日常。
张磊东和同事们研判案件准备抓捕
藏身日租房“搭黑桥”
民警扮租客擒获嫌犯
“谁在外面开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山海湾小区一日租房门外,一名男子多次输入防盗门密码锁失败,房内一名年轻男子发现有人开锁后,大声询问着。
“这是我定的民宿,房东让我来住,为什么里面有人了?你是谁,打开门!”门外男子言语间透露着不解,他不停地敲门,催着年轻男子开门。
“这是怎么回事,房东怎么搞的!”年轻男子开门后,门外男子不停地往里走,并用身子挡住了门,同时故意提高了嗓门,大声地说道。
“别让他进来,快让他出去。”发现男子进入房间后,一名坐在客厅里、光着膀子的中年男子,警觉地催着年轻男子将男子赶出房间。
但是面对人高马大、“气势汹汹”的男子,没等年轻男子反应过来,又有几名男子冲进了房间内。这时,最先进门的男子从身上掏出了一个警察证,光膀中年男子和年轻男子没来得及反抗,就被众人摁倒控制。
抓捕电信诈骗案件嫌疑人
民警发现,客厅茶几上摆了一排手机,现场缴获30多张手机卡。面对民警的询问,中年男子狡辩称“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就是拨打电话”。期间,几部正在“工作”的手机接到了来自境外电诈分子的电话。此外,民警还在房间内发现另外一名男子的身份证和手机等物品,面对民警的询问,中年男子称不知道是谁。“不知道是谁,他的包在这里?”在民警的再三追问下,男子表示是自己的同伙,出去了但是不知道去了哪里,“走了好几天了”。在抓捕现场,那名开门的年轻男子当场承认了自己给境外骗子提供帮助。
这是8月上旬记者目睹的一场抓捕行动,实施抓捕的是青岛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被抓的两名男子是涉嫌帮信罪的嫌疑人。
为挣元甘做帮凶
主犯“消失”终被抓
“前期我们通过工作获取线索,在开发区一个点,有人涉嫌往外拨打诈骗电话。相关手机号已经涉及到五六起外地电信诈骗案件。我们通过技术手段侦查,确实嫌疑人在山海湾一个日租房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我们立即组织警力,开展抓捕工作。”参与抓捕行动的开发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六中队中队长张磊东告诉记者,为了不打草惊蛇,稳住犯罪嫌疑人,他随机应变,扮演了一名“订错房”的租客,并上演了开头的一幕“抓捕大戏”。
“我们在抓捕的时候,两个嫌疑人正在操作手机组网,他们把两部手机通过连接线连在一起,其中一部手机对应着境外诈骗团伙,另一部手机对应着境内的被害人,这部手机里装的就是当地的电话卡。境外的电诈分子通过在国内招募这种人,让他们提供犯罪帮助,打通了境外诈骗分子和境内受害人的通道。”张磊东说,犯罪嫌疑人利用多部手机,每部手机拨打几个号后,就会把电话卡拔出来,换上新的卡继续拨打受害人电话。
校园宣讲,学生们与警官互动
“就是它俩(手机)连着,他发过来号,我就播。我联系不上他们,他们用一个东西加我,告诉我怎么弄,他们叫我打电话,给我手机号。”一名嫌疑人说,做这件事他们两人每人一天能挣元,更多的“收入”都在另一名主犯那里。民警在日租房内发现了主犯的手机和身份证,可能是发现了异常,外出吃饭的主犯一直未露面,等待无果后,民警到周边饭店寻找,但是没有发现主犯的身影。据了解,此前,主犯一直在*岛活动,但是两名“小弟”被抓后,主犯就离开了*岛。通过侦查研判,办案人员最终锁定主犯在城阳有一个落脚点。最终,青岛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组织警力将主犯抓获。
大案要案中勇亮剑
反诈一线“老*牛”
记者采访得知,对电诈犯罪嫌疑人开展抓捕工作,是张磊东和同事们的主要工作之一。记者采访得知,张磊东5年警校毕业后分配到青岛市公安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工作。年,业务水平过硬的他被分局*委任命为开发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六中队暨反诈专业队指导员,之后便一直活跃在反电诈一线。“纵使电诈分子万般套路,若敢将罪恶之手伸向辖区群众,必然一往无前千里追凶!”张磊东是这样说的,在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时,他也是这样做的。
通过一次次的抓捕行动,张磊东和同事们沉重打击了电信诈骗犯罪。对消防员职业有憧憬的王亮(化名)在刷短视频时,随手点了一个“报考消防员证书”的广告。对方声称可以帮他办理二级消防工程师证书,还承诺免考办证,证书办下来还可以帮忙找挂靠的企业,王亮等着赚钱就行了。然而对方以各种理由让然交钱,3个月过去了,证没有办下来,王亮却已经给对方打款2.1万了。王亮又一次问对方办证进度时,发现自己
此外,张磊东还参与侦破不少大案要案,例如,他先后参与侦办的治理新型违法犯罪牵头侦办的部督案件中有“5.31”投资理财网络平台诈骗案、全链条打击谢祖辉、谢光付等人冒充公司领导诈骗财物案、青岛首起针对外国人实施的“杀猪盘”电信诈骗案等多起重特大案件。在侦破一起冒充领导诈骗8万元的案件中,张磊东带领专案组民警三下广西,历时80天,行程1万余公里,不顾当地气候炎热潮湿,连续在野外蹲守5天,终于成功打掉一个跨省电信诈骗团伙,一举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5名。
在同事的眼中,张磊东是兢兢业业的“老*牛”。张磊东主动请缨,勇挑重担。每年至少一半时间赴外出差办案,仅年一年出差达天,对事业忠诚,对家人愧疚,为百姓平安。随着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不断升级,张磊东不停补充新知识,不断增强打击犯罪的本领。
一天预警量达
常备胖大海护嗓子
“你好,我这边是青岛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的,我们接到一条预警信息,你的手机了是不是装了一款‘**管理’的APP?这款APP有涉诈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尽快把他卸载掉吧。”“我这边显示您今天中午接到一个电话是吧,这个电话号码有涉诈风险,请不要相信对方说的话。”在开发区公安分局新型犯罪作战研究中心,电话劝阻小组的民辅警正“马不停蹄”地拨打劝阻电话。
张磊东根据推送线索拨打预警电话
“每天上班后,我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开会,安排预警劝阻工作,梳理预警电话数量,确认有没有疑似被骗的,有哪些需要登门劝阻,劝阻电话的接通率。”张磊东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一天的预警量超过个,少的时候一天也得1个。“昨天晚上就有几百条预警,预警员们打电话打到晚上12点。”张磊东说。因为长时间的拨打电话,预警员们的嗓子会非常辛苦,有时候一上午嗓子就哑了,张磊东特地买来了胖大海等,让预警员们泡水喝,如果预警量不大,也会尽可能安排与警员们轮着休息下。
面对预警员的电话提示,也有一些人“听不进去”,还有一些人太不不好,甚至张口骂人,这些负面的东西,预警员们只能默默的忍受。“经常会有不信的,每天得有三四个。我们主要是针对紧急的、电话联系不上的登门劝阻,他们已经有被骗的风险了,有的人被诈骗分子洗脑了,或者诈骗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干扰。这种情况下,民警和家人都联系不上当事人,我们就会研判,找到当事人上门劝阻。”张磊东说,平日里也会给预警员心理疏导,提醒他们注意打电话的方式方法。
张磊东正在整理反诈课件
劝阻工作本来就辛苦,预警员们还要抽时间学习掌握各种各样的骗术,“如果打电话时说不明白,也会严重影响预警效果”。
公司财务被骗17.5万元
刚转完账民警打来电话
“一个周前,平台给我们推送了一个预警信息,对方存在遭遇被人诈骗的风险。我们预警员立即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张磊东告诉记者,经过简短交流,预警员得知,对方是一公司的财务,刚刚根据老板的安排,给一个客户转了一笔17.5万元的资金。预警员抓紧询问对方,有没有跟老板核实这笔钱的情况,对方说没有。然后,在电话没有挂断的情况下,预警员让这名财务人员抓紧时间给老板打电话核实。
“财务在核实的时候,我们在电话里这边就听到了,那边开始着急了,公司的老板并没有安排这笔转账业务。财务加的那个QQ号,也不是老板本人的,而是电诈分子冒充的。预警员要求被害人抓紧把他转账的银行卡号给我们说,我们进行了紧急止付的操作,将这笔钱冻结在涉案的账户中,这笔钱帮被害人追回来了。”张磊东介绍,这属于预警中最及时的,从资金转出到紧急止付,前后也就10分钟的时间。
张磊东电脑上有近0个宣讲课件
后经了解,诈骗分子先通过网络公开信息,查询到公司的邮箱,然后给公司邮箱发邮件,邮件内容就是“我是老板,这是我的新号,发给同事们存一下”。有办公室人员一看是老板的名字,没有多想就转发给同事。而这名公司财务恰巧收到了信息,“顺理成章”地加骗子为好友。骗子模仿老板的语气聊天,然后称“正在外地出差”或者“正在开会”,现在有一笔很急的转账业务,诱导财务向指定账户转账。“骗子会先问问公司账户上还有多少钱,然后尽量多的转走。”
据了解,开发区公安分局新型犯罪作战研究中心帮着将17.5万元追回后,当事公司送来锦旗致谢。
反诈宣传不停歇
发案率下降70%
每年的开学季,也是张磊东最为忙碌的阶段,走进大中小学校宣传反诈常识,讲解最新的诈骗手段,通过典型的案例让学校的师生们树立起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让学生们树牢电信诈骗就在身边的意识,才能更好地防范电信诈骗,增强学生们的免疫力。”张磊东为此不断地更新着自己授课的课件。
记者在张磊东的电脑上看到,有一个“宣传”的文件夹,这里面有近0个反诈课件。“针对大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制作了一些专门的课件,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容易被骗的典型的手法和案例,使用的讲解语言也有所不同。”据张磊东介绍,这些课件被反复修改过好多遍,每当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新的手法和案例,张磊东总是在下一次的讲课课件中进行及时补充。
9月7日,记者跟随张磊东来到了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这里新入校的教育学院的学生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讲课。宽敞明亮的阶梯教室里,同学们看到穿着警服的张磊东站在讲台上,充满了好奇感。不少学生在被提问到觉得电信诈骗离自己远不远后,不假思索回答。“远!”一名同学坦言,“我们就是学生,身上没有钱,生活费还需要家里给,骗子从我们这里也骗不到什么钱,我觉得骗子不会选择我们作为目标。”
“听完这位同学的话,我感觉,我这次没有白来,我相信我的宣讲结束后,你的看法会有改变的。”随后张磊东开始了自己的宣讲。他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随后介绍了电信网络诈分子针对学生群体时常用的诈骗手法。
张磊东进行校园宣讲
“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学生没有钱,骗什么呢?这个问题就很好!”张磊东在现场进行了提问,“在场的学生有信用卡、花呗、借呗、白条等可以将钱提现的请举手。”现场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举起了手。“好,请这些同学继续保持举手状态,现场同学有打算开通上述功能的请举手。”现场又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举起了手。“现场同学虽然暂时没有开通这些支付方式,但是开通这些支付方式没有障碍的同学请举手。”
经过张磊东的一步步引导,现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起了手。“现在能明白,诈骗分子盯上你们什么了吧?你们在诈骗分子眼中并不是没有价值,反而因为你们戒备心不强,在他们眼中你们就是一块肥肉。”张磊东介绍,“有的诈骗分子会利用学生想要兼职的心理让你先交保证金,还会利用学生之间的友谊编造突发紧急情况等手法,一步步骗钱,你一旦上钩,就很难轻易脱身,动辄几万块钱就被骗。”
兼职、突遭变故、网恋、自招考试等诈骗手法被张磊东一个个点出,相关的案例也令在场的同学们表情逐渐的凝重。两个多小时的宣讲课不知不觉结束了,同学们从一开始的好奇转变成了担忧。“电信诈骗这么可怕,我万一上当受骗了怎么办?我怎么才能不上当受骗?”面对台下学生的担忧,张磊东让同学们转头看教室后面的横幅:“电信诈骗不可怕,不听不信不转账。”“同学们,只要做到了这些,我相信,诈骗分子就不会有可乘之机,我今天的宣讲目的也就达到了!”
记者了解到,除了现场的宣讲外,张磊东还将宣讲的视频进行制作,分发给各个学校单位。“因为种种原因,有一些同学无法现场听课,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扩大一下覆盖面。”张磊东告诉记者,反诈宣传效果明显。“高校群体是电诈高发群体,去年召开高校反诈宣传座谈会后,开发区7所高校法案发数下降70%,损失数额下降了65%。社会面的发案也呈下降趋势。”这组数字是张磊东引以为豪的,也是他花大力气进行发展宣传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