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养生就不容忽视,遮天盖地的养生信息我们目不暇接,目前市面上的各种滋补品,令人眼花缭乱,大伙儿也无论自身体质怎样,生搬硬套,哪些补身体就吃啥。中医有一个观点叫“同症不同证”,意思是病的病症相同,但造成病的原因不同,因此在医治时要对“证”下药。
精、气、神是人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从古至今一直被称作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三者互相为用,是保持和修复身体健康、保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和功能,为养生长寿之根本。相比一味的“补”,守住精气神才是根本之法。以下几类状况要注意,不“守”却“补”不仅达不上养生的功效,反倒会得不偿失。
话多的人耗气伤津
中医觉得,“多语则耗气”,假如从事老师、话剧演员等用嗓过度的岗位,非常容易耗气伤津,不断出現口干咽燥等病症,或咽喉炎、声带息肉等病。
这时若用甘寒的胖大海、麦冬等泡水,只会临时缓解病症,还会因药物寒性而损害肠胃。这是由于只滋阴,忽略了益气的必要性。
这类状况下,理应少说话,降低用嗓,守固气阴。如确实没法避免,可在胖大海、麦冬基础上加太子参、蜂蜜等,可益气生津。
熬夜伤血
中医觉得,与无形中的阳气相比,有形血液属阴。“昼则养阳,夜则滋阴”,夜里是滋阴养血的关键時间。
如果经常熬夜,或因各种缘故长期日夜颠倒,会导致阴血虚损而出現健忘、掉发、月经不调等病症。
这时最必须做的不是服食阿胶等补血补气之品,而是马上调节作息,守卫阴血。次之,可在睡前温水洗脚,可以引火归元,有助于睡眠。再次,可以将桂圆、大枣、百合花等配小麦煮粥,以养血助眠。
纵欲伤精
肾气来自天生,又依赖于后天的滋润,它在身体起着繁殖、充养髓骨和调整全身机能的功效。
房劳重欲而伤精者,不但会表现出生殖层面的异常,还可见骨软乏力、脑空无物和身体溫度感觉出现异常等表现。
在这方面,中医养生倡导“守精”:先要保证禁欲保精,次之尽可能报名参加户外活动,理清肝火,健运肠胃。除此之外,还能用黑芝麻、薏仁米、核桃仁等熬粥调理。
劳累过度耗气
合理的劳动,有益于输通血气、活动筋骨、提高精力,但度辛勤,便会危害到身心健康。
中医觉得,“生病起于过用”,只有劳逸适度,保证“形劳而不倦”,才可以守好正气,保持体内平衡状态,做到健康长寿。
悲则气消
《*帝内经》觉得,“悲则情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堵塞,荣卫经久不散,热流先在,故气消矣。”这话是说,过度忧伤会造成心肺之气消耗。一般爱哭的人,就较为容易神色暗淡体质差,它是心肺之气被伤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理应学会调畅情绪,避免过悲伤气,可应用《内经》五情相胜理论,“喜胜悲”,在人忧伤时,尽可能用能激发愉悦心情的事情减轻其忧伤,例如讲下段子,出门赏析风景等,分散其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