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大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它是三大果之一,可健胃消食利咽生 [复制链接]

1#

俗话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句话本是形容粗心之人,可以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也是经常犯这个错误,而通过与养生爱好者的交流发现,有一部分人也是这样,其实这并非出自于本意,而是受到世俗眼光的影响,过度追求名贵的珍品,或者说是“术业有专攻,没有深入的了解做不到面面俱到。

比如党参在养生过程中有时候完全可以与人参一较高低;而补气又以经济价值低廉的黄芪为佳,甚至有时候用起来超过人参;在养血的方面,熟地黄、当归都是很好的选择,而且不耗费物力,何必非得追求花费过多的那些名贵的驴皮之胶呢?再者桂圆、大枣用的得当并不比它差多少。

了解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经常在说一些养生之物的应用与利弊,而现在要说的是一种不太被重视的养生之物,但它却在藏地是“三大果”之一,与橄榄同名,是食养同源之物,养生可以健胃消食,帮助消化宿食,还利咽喉、生津液、消骨鲠。

这种养生之物就是余甘子,是大蓟科之物余甘子的成熟果实。多见于川、两广等地方,别名菴摩勒、油甘子、牛甘子、滇橄榄等,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它还叫做“菴摩落迦果”,余甘子得名在《图经本草》中说得很清楚,是因为吃它“初觉味苦,良久更甘,故以名之”,而“甘”就是甜的意思。

历史上虽然很早就把余甘子当作食物,但是直到唐代的《新修本草》才明确记载它的养生益处,提出它的特点是“味苦、甘,寒,无毒”,并且“主风虚热气”;《海药本草》又提出“主丹石伤肺,上气咳逆,久用轻身,延年长生。凡用乳石之人,宜常吃之”。

藏地的《四部医典》提出余甘子“清血热”;同个地方的著作《甘露之滴》说“余甘子为三果之一,为滋补上品”。在《本草拾遗》中提到余甘子“主补益、强气力”,还记载一个应用至今的方法,那就是“取子压取汁,和油涂头,生发去风痒,初涂发脱,后生如漆”,指出了一个很好的生发、黑发的方法。

到了现在,对古人的言论“去其糟粕留其精华”,通过进一步探索发现,余甘子是润肺化痰、利咽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消骨鲠的好东西,而它的主要养生应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论述。

一、用余甘子养生可以利咽喉。

余甘子的特点是甘、寒,能清热利咽、润肺而止住咳逆,适合外感风热而身热、咳逆、咽中痛的亚健康,养生方法是单用余甘子10至30个,煮水喝即可,或者搭配金银花、胖大海同用以增强祛除风热之力,又因为余甘子能生津止渴,所以这类亚健康伴有口渴的人也适合用之。

此外,如果是外感风热,还可以用余甘子与桔梗、金银花、生甘草的搭档方式;如果是感受热毒,咽中痛且肿,可用余甘子与黄芩、板蓝根、生甘草搭档以清除热毒;如果是肺中的燥热,从而咳逆、痰黏稠而黄,轻者可单用,甚者与桑叶、南沙参同用。

二、用余甘子养生可以健胃消食、消宿食。

如果是食积不化或者宿食的积聚,从而阻碍脾胃之气的通畅,从而出现肚子里胀满、不爱吃饭,甚至是呕出酸腐蚀味的东西,大便或有稀薄的表现,并有酸臭的味道。余甘子能健胃消食、助消化、消宿食,因此针对轻者可以单用煮水喝,稍甚者可用之与麦芽、山楂同用增强健胃消食之力。

三、用余甘子养生可以生津止渴。

多数的养生爱好者很少提及“津液”这个概念,认为它不如“精气血”重要,可以不用在意,其实这是个错误的想法;还有一些人认为多喝水就可以补足津液,其实也不然。“津液”在中医文化的理解中与“气血”是“平起平坐”的,所以有“气血津液”的统称,津液也不是多喝水就能补充的,因为它的生成主要与脾胃的吸收有关,而它分散到各处与多个脏腑的协调有关。

而津液不足的弊端首先就是正常水液的不足,从而干燥,或许是皮肤的干燥、或许是咽喉、口鼻的干燥。进一步可以“内生燥邪”,尤其是对燥邪最为敏感的肺脏常常首先感受,津液不足日久则往往造成阴不足。因此在津液不足刚刚开始的时候补足是十分有必要的。

余甘子甘、酸能生津液,适合刚刚开始津液不足的人,如果仅仅是口中渴、喜欢喝水,可用余甘子与天花粉、葛根、玉竹搭档养生;如果是燥热而口渴,可用余甘子与知母、麦冬、天花粉、竹叶同用。

虽然余甘子是一种水果,可以说是食养同源,但是余甘子寒的特点注定脾胃虚寒的人最好不要吃它,再就是养生一般以3至9克为度,除特殊方法外不要多用。

余甘子与柯子、毛柯子并称“三大果”,都是养生的好东西,在养生的过程中可以多了解一些“非珍贵”的养生之物,其实有很多东西用得好并不比名贵之物差,甚至有些更强于它们,合理的运用养生之物,多了解养生之物,才能做到合理养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