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往往受到外界的温度、精神状态、味觉刺激以及运动等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诱因,也将出汗可以划分为温热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味觉性出汗和运动性出汗。但也有人表示,明明现在已经过了立秋,温度也凉爽了,自己还是会在吃饭时满头大汗,不管吃什么都会流汗,这正常吗?
在生活中,不少人在吃饭时或者喝热水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满头大汗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时,有的人觉得没什么问题,身体吃热了出点汗很正常。
民间俗语称“吃饭大汗,一生白干”说的是真的吗?
这句话的意思无非就是吃饭时总是大汗淋漓,说明身体不好,一辈子都白干了。在医生看来,这并不是毫无道理。夏季受到气温影响,可能导致人们在吃饭时容易浑身大汗,这属于温热性出汗。
而如果你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喜欢喝咖啡、浓茶等,也可能受到味觉的刺激,引发味觉性出汗。这些出汗往往是生理性的出汗,并没有什么含义。称其为“一生白干”,未免有些夸张了。
但如果是一年四季进食的时候,都容易满头大汗,或许真的要多留心了。
总是在吃饭时满头大汗,考虑4种情况
(1)产后的女性和上了年纪的老年人
出汗原因:气血虚
在中医看来,气血是人体内维持营养吸收和代谢的主要方法,能够帮助维持人们的健康,而在女性分娩后,更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出现气虚、血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也容易出现气虚和血虚。
气虚血虚的人,即便是在安静的状态下也可能莫名出汗,吃饭时也会比常人更容易出汗。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应该及时补充补气、养血的食物,调理身体。
(2)只在吃饭时出汗,别的时间没有汗
出汗原因:脾虚影响人体内的水分代谢
典型症状:口干、口渴、消化不良、腹胀等
由于人体内的水分代谢需要脾进行代谢,因此在脾虚的人身上,更容易出现吃饭时满头大汗的情况。脾虚的人还可能伴随一些其他的症状,甚至出现典型的脾虚症状,或许应该引起重视。
在出现脾虚的表现以及吃饭时满头大汗后,健脾是调理的关键。出汗越严重,说明脾虚越严重。建议人们采取健脾的食物进行调理,或许能改善脾虚。
(3)糖尿病患者
出汗原因:血糖异常刺激神经兴奋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方面的条件也是越来越好了,但这也导致更多的人因为不当饮食引发糖尿病。人体内的血糖水平升高,也可能更容易出汗。血糖浓度越高,越容易刺激神经兴奋,引发出汗严重。
不管是血糖急剧升高,还是持续的出现低血糖都可能导致人们在吃饭时满头大汗。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这也可以作为一种判断血糖的方式,及时的发现问题。
(4)头面部容易出汗,伴随口臭、口渴以及舌苔异常
出汗原因:胃热郁蒸
有的时候,人们出汗会表现在肢干部位,有的人会表现出手心出汗。但因为胃热郁蒸引发的吃饭出汗,往往集中在头面部。比较多的是鼻子、脖子以及额头。当你发现自己不仅吃饭时容易头面部出汗,还会伴随着口臭、口干,舌苔黄厚,容易烦躁不安或者大便干结等问题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胃热。
胃热的人群在进食后,胃部在消化食物时也会产生新的热量,随着原本的胃中虚热不断的叠加累计,也会刺激津液生发。而脾胃中焦影响着营卫,在胃热叠加食物引发的虚热时,会趁机流出,导致满头大汗。
对胃热引发满头大汗的人来说,清胃热是关键。在这里可以推荐大家通过生甘草、炙甘草等起到健脾养胃的效果,搭配五味子以及乌梅,能够改善胃热,清热收敛,从而缓解胃热多汗等问题。
除了吃饭时经常满头大汗外,还有3个部位出汗,人们应该放在心上
只有额头出汗
在中医看来,只有额头出汗,很可能是肠胃出了问题。平时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很可能导致肠胃消化功能以及吸收功能减弱,导致肠胃受损。当肠胃受损后,也可能影响额头出汗比较严重。
调理建议:
多补充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能够帮助人体代谢排出多余的毒素和垃圾,减轻对肠胃的损伤。
脖子出汗严重
在人们的颈部分布的汗腺并不算多,但也有人频繁的颈部出汗,这种情况需要考虑是否和体内的激素分泌有关。甲状腺疾病等都可能影响脖子出汗比较多。
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功能,并且及时的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脖子出汗严重的问题。
鼻子出汗多
当人体存在气血不足,肺气虚的问题时,鼻子作为肺部的宣发器官,也会表现出异常。不仅可能看上去鼻头容易发红、发黑,还更容易出汗,冒虚汗。
常年抽烟,吸入二手烟,接触厨房油烟等人群,都可能面临着更高的肺病风险,更容易受到有害物质的损伤,导致肺部受损。稍微一活动,鼻子出汗就比较严重。
当你出现这种情况,不妨通过敲打肺经,也就是双腿两侧的方式来改善肺气虚的问题。并且可以多喝一些胖大海茶等,改善肺部不适。
结语:出汗可能只是一种正常的身体表现,在受到一定的刺激后,可能更容易出现身体出汗,大汗淋漓或者满头大汗的情况。这时不用太担心。但不分季节,没有明显诱因仍然会在吃饭时满头大汗,或许是在暗示你身体存在异常,对照文中的几个诱因看看,尽早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