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看现在这种夏秋之交,是非常重要的时段,虽说时令上咱们大部分的确已经进入秋季了,但是有的地区秋老虎还是气势汹汹,白天尤其中午热的和大夏天也差不多,而且感觉太阳非常燥烈,体感似乎比夏天还难以承受。同时,“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天气逐渐由热转凉,会出现白天太阳十分燥烈、出汗伤阴,但是早晚却十分凉,秋风一吹,甚至还有点冷兮兮的两重天感受。这就是秋季的特点:燥气中暗含秋凉!这个时节要非常注重养生,不然很容易生病。而且,冷冷的秋风一吹,气氛似乎有点伤感,人们的情绪也开始收敛,不像夏天那么狂放,连树木都开始发*、落叶,情绪比较脆弱的人群,这个季节扛不住自然之气的肃降,容易悲伤、抑郁,要有意识的去克制这种悲观情绪,可以通过运动、社交来转移视线,不然容易伤肺。同时,秋季也是万物成熟的时候,在春种夏长后,很多好吃的也要收获了,应季的养生食物也开始逐渐上桌了,所以咱们古人也有秋季开始进补的说法。秋天能吃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了,咱们不能一一列出,今天主要聊聊秋天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和食疗方法。咱们前面说过,秋天的天气是两重天,白天燥烈、早晚清冷。先说这白天干燥、甚至有烈日当头的秋老虎高温,在秋季这种特殊季节里,很容易造成人体的“秋燥”。因为秋季空气湿度开始降低,气候干燥,秋气应肺,秋燥极易伤肺,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甚至便秘等症,重者还会干咳带血,所以秋季养生防燥是第一要素。有的人秋燥不太明显,有的人就特别厉害,最典型的就是最近流鼻血的人开始多了,感觉鼻孔有点干痒,手指一挖竟然带出不少鼻血。。。尤其早上起来感觉口鼻干燥的厉害,鼻子里仿佛一万年没下过雨一样,这时候,最适合秋燥的应季食疗就是秋梨啦!在这干燥的季节,啃上一口香甜爽口流汁的大梨子是不是特别诱人?梨子的功效很多,主要是生津润燥、清热,特别适合秋季润燥养生,但是梨子性凉,脾胃虚寒的人群,建议适当吃吃解解馋就行了,不要多吃。如果你还有肺热咳嗽、睡眠差、嗓子不适、咽痛音哑,热结便秘、痰多、湿气重的,不妨试试下面这款秋梨膏,特别为秋季养生要点、定制配伍的:扫码即可下单:这款秋梨膏中,首先梨子生津润燥;枇杷去肺热止咳嗽、百合润心肺、清心安神、治虚烦惊悸;胖大海、罗汉果清肺利咽、豁痰开音、化痰止咳、润肠通便;桔梗、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喘排痰;茯苓、橘皮、红枣养胃健脾祛湿,正是适合现在这个秋天养阴润燥止咳化痰的好配伍;前面提到秋天外界是逐步开始降温的,早晚特别容易着凉和怕风怕冷,人体阳气和自然之气都是收敛的,有的人除了秋燥的特点之外,还有的人是脾胃虚寒、手脚冰凉、怕冷、腹泻,这批人们也开始焦虑起来,毕竟冬天不远了。秋天的保养过渡工作一定做好,不然到了冬天就会更难受。这批人会开始有什么症状呢?就是肠胃特别喜温喜按、秋燥不大明显,但是容易四肢凉、大便稀溏、怕风怕冷、舌苔白润、脾胃食欲不佳。这种人秋天一定要慎食瓜果!尤其是凉性瓜果,一吃点凉的(比如上文提到的梨子)可能就胃痛,用手捂一捂才能舒服一些,平时吃饭吃的也少,精神头不足、容易乏力疲劳,特别是大便不太成型,容易拉稀。这种人在秋季特别建议开始用山药补一补脾胃,山药也是开始收获的季节了,也是应季食疗佳品,民国名医张锡纯就特别喜爱用山药给病人养脾胃,一用就几十克起步。山药,尤其是河南的铁棍山药,是有名的药食同源食物,被称为秋季“健脾胃第一名”,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是平补佳品,非常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增强脾胃功能,脾胃好了,肺也就同步强壮了,这是从根源上食养调治,特别适合脾肺虚、痰多、久嗽之虚症。《本草新编》里讲:山药,味甘,气温平,入手足太阴二脏,亦能入脾、胃。《药品化义》里说: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因其味甘气香,用之助脾,助五脏。山药的吃法很多,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专业麸炒过的纯铁棍山药粉,可以直接干吃,也可以泡水泡粥喝,味道非常香;因为麸炒过,所以这款铁棍山药粉最适合大便溏泻、不成型、脾胃虚寒的人们用来养脾胃,秋季便秘干燥的建议吃上面的秋梨膏,或者蒸山药:好吃又养生的铁棍山药粉可以喝的山药粉河南厂家原产地直发、欢迎扫码下单最后一个素三宝,给大家介绍的,也是应季而出的,它就是花生。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能醒脾和胃、滋养调气补血,适合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的人,尤其是刚出地的新鲜花生,吃起来香甜可口,特别嫩,一点也不干燥。《本草纲目》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药性考》说:“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清肠润燥。”可见花生对脾胃失调、咳嗽气喘、贫血、便秘、肠燥等都不错,是一种秋天老少皆宜的食品。现在正是花生的成熟季节,有条件的,可以去地里采摘一些,食疗养生哦!多提一句,俗语说“春困秋乏”,秋乏,也是人体补偿夏季过渡活跃消耗的保护性反应,秋乏主要是倦怠乏力、精神不振,感觉有点气力不足,除了保障充足的睡眠、早起早睡、适当锻炼之外,大家还可以用西洋参、*芪来补补气,缓解秋乏,同时西洋参性凉也能润燥,所以特别适合秋季养生服用。提醒:本文仅作为中医知识科普,若自行调治,是否合适、对症、以及剂量把握,要先咨询当地中医!非专业人士谨慎施治,医疗有风险,贸然使用后果自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