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大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汪曾祺的初恋乐园,很火吗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又到了疯狂星期四,这次让我们暂时回到初中语文课堂,请在5秒钟内回答以下问题:

在下列四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虚伪与蛇xūwěiyǔshé

B、虚与委蛇xūyǔwēiyí

如果你的答案是B,那你就错了——请注意审题,A与B的读音全都正确。

不过,真正的成语只有一个:因为经常被人看错、读错,成语“虚与委蛇”最近又上了热搜。在互联网流行语词典“小鸡词典”的释义中,“虚伪与蛇”又被称为是该成语的幻视版本,将其“糊弄学、敷衍了事”的原义诠释得一分不差。

事实上,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我身边就有一位同事,经常冷不丁冒出一句“如漆似胶”“彼此起伏”——这种情况倒没什么,毕竟“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

但最夸张的是,多年前在影片《环太平洋》上映时,她竟然一直嚷嚷着要去电影院看“海底两万里”。

这种情况呢,人们将它总结为:“名词混淆症。”

“名词混淆症”,指的是一些思维跳跃、粗线条的人,容易在生活中对某个词汇间歇性失忆,并展开个人联想和二次加工,即兴创作一个崭新的词汇——

顺带一提,该病症的发作时间因人而异,病发诱因往往与患者的过往经历、生活经验有关,不可复制、难以预测。

大家看完可能会想:这不就是嘴瓢吗?

事实上,两者还真不一样:“嘴瓢”是指我们的大脑跟不上嘴巴的速度,话说出口就马上意识到自己闹了笑话;而“名词混淆症”则是一本正经地把话说完,却对其中的口误浑然不觉。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是有位豆友曾在一个读书群组里发帖,试图和大家一起探讨某部现象级文学作品的出圈——

“《汪曾祺的初恋乐园》为什么这么火?”

我们至今仍未能知道这位朋友混淆两者的原因,究竟是大家名字里都带有一个“qí”,还是他潜意识中对“汪老”的初恋故事感到好奇?

得亏在场围观的群众都是幽默之人,这类口误倒也无伤大雅。顺便歪个楼,汪老确实也写过他的初恋,不是很火,但很浪漫:

我后来到过很多地方,走进过很多水果店,都没有这家水果店的浓厚的果香。

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常常想起,永远不忘。

那年我正在恋爱,初恋。

所以你想起汪老这部“大作”的原名了吗?

打开微博,在#名词混淆症#这一热搜词条下,不少网友都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有人和男朋友白天出门拍照,对方温馨提示“记得带上便利拍”(拍立得);有人在夜间拍照时,对朋友说“你把闪电筒给打开”(手电筒);

有人想喝果茶,死活想不起来品牌名字,只能求助朋友圈:“昨天喝的上海少妇,今天怎么搜不到了?”(“沪上阿姨”)

还有人在家里点外卖,点了一个榴莲千层蛋糕。过了一段时间,旁边的朋友忽然开口:“你点的千层琉璃切糕啥时候到?”

除此之外,影视剧中的角色名字,也很容易被大家混淆。演员郑元畅就曾经因为口误闹了个乌龙,他在林依晨结婚时送上了祝福:

“我是很开心地祝福她。我看到所有的粉丝哀嚎一片,说什么湘琴结婚了新郎不是直树。我看着看着也跟着发愁,然后我希望,我也可以找到生命中的‘直树’。”

从他随后马上意识到说错、改口澄清是“湘琴”来看,这种情形其实更接近于一时“嘴瓢”,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混淆角色名字却浑然不觉的例子比比皆是。

那么,为什么人们这么容易得上“名词混淆症”呢?

其实,这和中学语文是一样的道理——生活中的大部分混淆事件,往往是由谐音和相近字引发的:

有人到了长沙旅游,心心念念要喝上一杯“荷塘月色”(茶颜悦色);有人出门逛街,左转直奔“屈原氏”(屈臣氏);有人因为天气太热,直呼不想多穿一件“滴答裤”(打底裤);

前两年大火的日剧《非自然死亡》播出时,大家就很容易把主题曲的演唱者米津玄师看成“米玄律师”;时至今日,很多人也搞不懂某知名女歌手的名字,到底是袁娅维还是“袁维娅”。

另一种混淆的情况,则可能是因为原词汇过于拗口。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思维活跃、脑功能发达的朋友,不知不觉就提炼出了两者共同的特质,对该名词的形象或功能进行“同义转换”:

比如,刚才提到的果茶品牌“沪上阿姨”,就有人将其称为“上海少妇”“上海婶子”“上海嬢嬢”“上海大妈”;而大学生常用的学习软件“扇贝单词”也未能幸免,有人背完单词开心地说“我今天在鲍鱼英语上打卡了”;

对于影视剧中拗口难记的角色名字,人们往往会遵循简单粗暴的“大白话记忆法则”:在他们口中,派大星变成了“胖大海”,星黛露变成了“芭蕾兔”,粉红豹变成了“跳跳虎”……

你看,离谱是离谱,但意思都差不多。

说了这么多例子,相信你也能感受到“名词混淆症”的无处不在,这确实是一个神奇的“人传人”现象。

但我觉得最神奇的一点,并不是大家脑回路清奇、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新词——而是当你说出一个新词时,大部分人都能马上get到你在说什么,几乎没有人会一头雾水、摸着脑袋想半天。

这神奇而诡异的理解能力,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吧。

所以,面对“名词混淆症”这一现象的风靡,我们倒也不用上升到“九漏鱼”“当代语文已死”之类的惋惜程度,这不过是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调味剂罢了。

这也让我想起了爱发错别字的妈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说错的,你听对不就得了,计较那么多干嘛。”

文末再来个互动吧:你得过“名词混淆症”吗?快交出你的病历,让我们乐一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