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其实是在探索世界
从出生起,孩子就在飞速成长。从咿呀学语的婴孩到“为什么”不离口的好奇宝宝,仿佛就是一转眼的事。最近妍宝的提出的问题,着实令我吃惊。
一天,在马路上走着,她忽然问我,为什么有的车有排气管,有的车没有排气管?我暗自惊叹,孩子的观察力真是敏锐啊!还有一次,我在家里做饭,妍宝盯着灶台说,为什么这里的火是蓝色的,书里的图画火都是红色的?
关于排气管和火焰的颜色,我大概还知道一些,告诉她,排气管是汽车为了排出燃烧汽油的废气;不同的东西燃烧,火焰的颜色会不一样。
下一个问题就有点难度了,妍宝在玩科学实验玩具时发现,试管里的水已经满了,再滴进去一滴,水却不会洒出来,而是在杯口形成一个半圆。我虽然知道是因为水的张力,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给这么小的孩子讲清楚。
要说“张力”,我还算知道,只是没办法深入浅出地对孩子讲明白。还有很多问题,我是实实在在不知道,也从来没有思考过的。比如,蜘蛛为什么不会被自己的蜘蛛网黏住?月球上会地震吗?第一只鸟是怎么学会飞的?
我……只好掏出手机狂问度娘。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每天都有若干个我无法回答的“为什么”。一开始,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会随口编个小故事敷衍过去。后来招架不住妍宝的不断追问,我只好告诉他,妈妈也不知道,或者让她去问爸爸。显然妍爸的知识储备也不够丰富,因为好几次听到妍爸说“问妈妈”。
闲下来仔细想想妍宝的这些问题,我发现她其实是出于好奇,在对这个世界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这样的探索是孩子成长中的惊喜,其实是非常宝贵的,但作为父母,我并不能一一回答孩子的问题,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探索力,让她一步步寻找答案呢?
最近在芒果TV看了一档节目《童言有计2》,被节目中一群可爱的孩子吸引了。
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你可以这样做
要把一件事说的有滋有味,得要慢慢地说,不能着急,这样才能体察人情物理,审词定气,从而提神醒脑,引人入胜。
01
保持耐心,给孩子的探索留出空间
对于如何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节目中的专家给出了很详细的建议:家长不要用大人的思维给孩子的探索做定义,同时要有耐心,不要害怕孩子把东西弄脏弄坏,还要尽量少说“不”。
其中有一个叫二毛的小姑娘,她的想象力在小朋友里简直无人可敌。她在创作水拓画的时候,给自己的作品命名为《大海》。她描述大海的时候,让我们觉得她就像是生活在海洋当中的人鱼公主。这都得益于二毛的妈妈,她会耐心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当孩子畅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时,也不会去阻止、打断她。
02
引导孩子去观察
观察能力其实也是探索力的一种,在锻炼观察力方面,专家建议可以从颜色、形状、功能、构成等几个方面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并且在引导过程中,要根据年龄采取不同的方式。三岁以前,可以多一些选择性的提问。到了三岁以后,就要增加开放性问题。
节目中的洋洋小朋友在观察力上是最突出的,当小朋友们一起到户外“找春天”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富有诗意的话“掉在地上的全都是春天”。他在户外活动中独特的观察视角,和他常和爸爸去农村,观察过许多动物、植物有密切的关系。
03
勇于让孩子“试错”
在探索的过程中,要给孩子一些体验失败的机会,让他们理解“失败并不可怕”。
就像节目中的冉冉小朋友,他是这几个小朋友里行走的百科全书,在谈到宇宙天体和云的形成等话题时,知识面之宽连主持人撒贝宁都自叹不如。
但是跟其他小朋友相比,他却格外谨慎。专家解释,知道得越多的孩子,越谨慎,因为他会比较害怕犯错。这样的小朋友,就更应该给他们机会去“试错”。
收看节目后,我也受到很多启发,依照专家的建议,主动带妍宝进行探索活动。我用硬币设计了统计水的张力实验,并引导她填写了实验报告。
还根据专家的建议,带妍宝养蚕,进行长期观察。从喂养蚕宝宝到吐丝、结茧、羽化、产卵,观察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这些探索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妍宝的好奇心,妍宝在探索过程中的表演也给了我们源源不断的惊喜。除了父母的引导,孩子热爱探索、观察和思考的小脑袋瓜,还离不开足量的DHA。
如何练就探索力满满的宝宝
孩子的语言、探索能力都离不开聪明的大脑。你知道吗?宝宝的大脑中藏有亿个脑细胞,它们的生长都需要DHA的支持。
DHA如此重要,但DHA在日常的饮食中并不容易获取,宝宝常吃的蔬菜、米面等食物中基本都不含DHA。研究表示,摄入低水平DHA和不摄入DHA的宝宝在智力发展测试的分数几乎无差别,所以,DHA没有补够,基本就等于白补了。
补充优量DHA的宝宝对比同龄宝宝视力更佳,观察力就更棒,优量DHA还可以让宝宝有更良好的记忆力、规划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