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大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西医的区别之二中医 [复制链接]

1#

如果说西医是现代科学基础上诞生的,那么中医就与之相反,大多数中医的药方以及治疗方案都没有什么科学的理论依据。更没有严谨的药理实验或者双盲实验,基本都靠千年以来的师徒相传以及几部中医经典书籍。而且这些书籍基本只是记录什么药方治什么病,根本没有什么病因病理的具体说明,有说明也是一些无法现代无法实验验证的理论,都是云山雾罩的什么阴、阳、虚、实、湿气、上火等等,而且这些东西都是没有具体实物或者数据支撑,不像西医的检验表,如果是验血,比如血红蛋白多少,血小板多少、免疫球蛋白多少等等数据都明明白白。

如果说西医诞生的基础是由于商业的发展而出现的社会分工。那么中医的基础无一不显现出自然经济的影子。

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每个村庄甚至每个农户几乎都是自给自足。自己做衣服鞋子,自己砌房子,自己种粮食,自己种菜,自己养鸡养鸭,自己做各种工具和生活用具。

如果说有分工,那是也是极其朴素和必要条件下出现一些非常简单的社会分工。每个家庭都会做鞋子,也会做各种生活用具,但是鞋子和各种生活用具都是极其个性化的,质量和款式依赖于制作的经验和能够和获取的材料。大部分的家庭都依赖于一些最最基础的材料但是却制作出各种五花八门的个性化产品来满足生活所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千百年来就是这样生活和耕作,所依赖的就是口口相传的经验和手把手的传授。

如果说西医的发展需要大把的金钱来推动,那么中医的发展就只能靠缘分和运气。某个人生了病,碰巧用了某种药物或者方法治愈了,这个经验记录了,流传了,中医的内容也就多丰富了那么一丁点。金钱的作用对于中医的推动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因此很难看到或者听到中医的黑新闻,相对于西医的黑医,中医最多的是庸医(谁叫中医自己本身就不靠谱呢)。

中医也有对药物的说明(如《本草纲目》)和记录,但是这些对药物药性的说明完全没有什么现代的成分分析等等。这些描述药物的医药书籍主要介绍了药物的名称、花叶的形状、气味、以及主治功能和药方。如果说名称、花叶形状和气味的描述是参照实物的描写,那么主治功能和药方突然出现就有点突然。现代科学来解释一种药物的功效和主治,肯定要对此种药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其成分的化学反应过程来搞明白其药理作用,最后得出结论。并通过各种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看看是不是存在各种例外情况。但是中国的医书对于药物疗效的描述基本都只有结论和结果,没有原因的解释和说明,更不用说什么备注例外情况了。

再翻开《*帝内经》也是一样。通篇几乎是在讲神话。我随便附上一段原文大家感受一下:

*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

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大致意思就是*帝问:少阴为什么主肾,肾又主水?

岐伯说:少阴是冬脉(冬脉是个啥?),所以主肾,又因为肾是至阴之物,所以主水。

是不是很无厘头?如果说少阴是冬脉,那冬脉又是什么?为啥冬脉就主肾,主肾是什么意思?是肾的老大吗?肾为啥是至阴之物?你封的?至阴之物为啥能主水?主水又代表什么?水的领导?水的调度员?

《*帝内经》中几乎通篇都是这样的对话,如果要按照现代科学的要求解释清楚其中的意思,我相信不管是多资深的老中医也是无法办到的事情。

中医应对所有的疾病所依赖的都是一些极其基础中草药。而且对同一类的疾病,每个医生所开出的药方大多不一样。同样一个病人面对不同的医生所给出的药方也不相同。对于疾病的原因,医生给出的道理也是什么阴阳虚实等等各有一套说法,远不像西医那样有具体的数据支撑。

无论什么病,到了中医那里,都是望闻问切这一套,虽然检查方法一样,但是对于同一个人的同一种病往往结论却各不相同。什么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消化道科,在传统中医这里几乎是不存在的(有些中医生对于某些方面有专门研究,比如接骨、烫伤、蛇虫叮咬等等)。对于中医的各种经典著作,每个医生的理解和解读也都不是完全一样,有时甚至有很大差异。尤其对于中医的在针灸和经络学说,更是没有任何依据,其出现和理论依据都如同神话。

因此,中医给人的感觉好像很不靠谱。现实的情况也是如此,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就非常反感中医,因为很多中医为了掩饰自己学艺不精,就故意找一些不可能的东西来做挡箭牌。比如要用原配的两只蛐蛐做药引子等等。因为你找不到,所以不能说我医术不行,正因这些庸医的故作神秘,反而让人觉得他高深莫测。

从民国时期(西医传入中国)开始,取缔中医的声音就从来没有断过。对于西医,虽然有各种看法,哪怕是有最严重的偏见之人也绝对没有说是要取缔西医的这种想法。而对于中医,我相信有不少人是赞同取缔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我个人的理解,中医之所以会出现各种问题,就在于中医的行医没有切实严格的标准。对于气血、阴阳、虚实等问题每个中医生都有不同的理解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关键是不管是谁解释,都如同神话,解释不清楚。一个医生的医术高低完全取决于他(她)个人的悟性和经验的积累。而每个医生的领悟不断加深和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因此很多患者就成了这个试错的牺牲品。

更为严重的是,中医很多理论(理论著作)并不是基于严格的实证,很多论述都无法运用逻辑和我们现实的,可以看到摸得着的实际情况来解释。医术是用来治疗身体的,可是如果这个医生连人的身体主要器官都认不全,你能让他给你治病?除非你是个疯子。

但是中医就是这样,中医对人体的描述就有这么不靠谱。比如中医所说的三焦,解剖上就没有,更不要说什么七筋八脉了。而我们人体最最重要的内脏器官,除了心、肝、脾、肺、肾以外,还有一个器官叫“胰腺”,中医完全没有这个器官的记录。(也有人说中医的“脾”就是胰腺,或者“脾”只是身体运化功能的统称。如果中医的“脾”是胰腺,那么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在中医论述中就不存在。这是中医永远解释不清的硬伤。)

正因为中医有如此大的漏洞和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理论,因此中医在可靠性和有效性上就大打折扣。尽管中医这么不靠谱,但它却在中国存在了上千年,即便到了现在,医院和中医理疗馆都到处都是。难道相信这个不靠谱的中医的人都是傻子?几千年来的中国人都是笨蛋?

当然不是,虽然中医有着这样大的缺陷,但是依靠上千年的经验积累,中医在某些领域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在康复理疗领域,某些疑难杂症以及一些基础常见病等等,中医也可以做到药到病除,甚至效果比西医要好很多。

虽然科学是可靠的,但是到目前为止,科学还不能解释一切。比如我国医药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博士所研发的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其药物配方初始来源就是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治疗疟疾的药方。而这种药物如果光靠实验来发现,估计年后还不一定能够出现。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其治病的根本来源于对疾病和药物的认识以及运用。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研究来或获取对疾病和药物的知识。同样的,我们也可以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触类旁通来获得类似的知识。中医的理论依据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不断试错的经验积累的结果。很多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科学计算和设计来解决。同样,很多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经验来解决,甚至做得更好。比如煮饭,我们可以设计电饭锅的温度,容量以及确定每次的米的多少并配比水的多少来煮一锅好饭。同样,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煮一锅好饭。我不需要任何数据,只要看看是什么地方的米,是新米还是陈米,就知道放多少水煮出来的饭才会更香,这是科学设计的电饭煲不能够解决的问题。

实例说明:

我女儿从小肺不太好,一次感冒后咳嗽不断。经西医检查诊断是感染了甲流(病*性感冒),然后吃针对甲流病*的西药,4天后再次检查,甲流病*已经被清除。理论上感冒已经治愈了,但是咳嗽却没有停止。本以为感冒好了咳嗽会自愈,但是一周后咳嗽反而加重了。医院检查,开了各种抗炎和治疗咳嗽的药物,服药一周没有任何效果,我非常担心再拖延下去会变成慢性肺炎或者哮喘。

经过仔细思考治疗的前因后果,我判断应该是小孩子肺比较虚弱,虽然有药物(相当于对付病*的武器),但因为肺功能不足,无法发挥药物的作用(相当于士兵太过虚弱而不能举起武器赶走敌人,或者说虽然把西药已经吃了下去,但是肺功能弱,血液供应不足,不将足够克服病菌的药物带到肺部,再或者说是肺部受到了病*的攻击损伤,因为血液供应不足,肺部缺乏营养,虽然没有了病*,但是肺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于是根据中医治疗咳嗽的药方(菊花、枇杷叶、决明子、罗汉果、甘草、胖大海)煮水喝。此配方有清肺、强肺的作用。煮水喝第一天咳嗽就明显减弱,三天后彻底治愈。每次煮水我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随意配比,但是并不妨碍药物的疗效。

如果说硬要给中医或者西医来个定性的话,西医是科学的,而中医是经验的,西医注重的是用外部条件来解决问题,而中医主要通过帮助身体的内部环境的改善和修复来消除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疾病,有时候简单的施加外部条件就能解决问题,而有的时候却需要通过内部的改善才能让问题消失,还有的时候需要内部外部一齐发力才能用最快的速度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以上就是我对中医和西医的一些粗浅认知。当我们患病时,究竟是采用中医还是西医我希望大家不要拘泥于形式也不要盲目偏听偏信。在疾病确诊方面,我们应该主要依赖现代的医疗检查手段,尽早确定病情病因。在病情病因确定了之后,仔细倾听医生(中医西医)的建议,了解治疗的方法和问题的原因,针对具体的问题而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感谢您能耐心的看到此处,非常希望这篇短文能对您有用,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的周围的人也有帮助,希望您分享此文。如果其中有什么谬误,欢迎您批评指正。我是《了凡四训》的忠实拥趸,愿我的分享能为大家增福添寿!

上篇和本篇分析了西医和中医的各种优点和不足,对于我们维护自身健康,除了运用中西医治疗,还有一个手段就是营养保健,这也是唯一我们能够自己做主的事情(毕竟只有很少人是中西医贯通的全科大夫),而且这是真正有效的事情。医院和医生就如同保险,最好的情况就是永远不要让保险条款生效!我将分享一下关于营养保健的个人认知,绝对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