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讲白癜风 https://m-mip.39.net/czk/mipso_9360533.html光明日报记者周世祥
今年以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阿富汗珍宝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太虚之境”视觉艺术体验展等,让高校博物馆一度成为网红和新“打卡胜地”。和家人朋友一同去现场拍张照、发朋友圈,成为很多“文艺青年”的假期选择。
然而记者注意到,除少数知名高校博物馆和一些人气较足的地方性博物馆外,“养在深闺人未识”还是不少高校博物馆的现状,虽然这些博物馆展品的专业性并不逊色。“酒香”如何不再怕“巷子深”——高校博物馆应如何摆脱目前少人问津的局面,更好地走向公众,彰显其所在高校文化的独特魅力?日前,记者为此进行了探访。
“小而精”,高校博物馆各具特色
赫哲族的鱼皮衣,苗族的银饰,满族的旗袍……在中央民族大学校园西南角一座外观并不起眼的楼里,我国56个民族的“盛装”齐聚一堂,等待着观众的检视。
“简单,但概括性很强,这就是我们展陈的优势。通过展示民族服装,会给观众一种视觉体验,对各民族可以产生更为直观的印象。”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张铭心介绍,“这个民族服饰展虽然空间比较狭窄,但将56个民族的服饰呈现在一个展厅里,可能是全国唯一的,我想这就是这个博物馆存在的最大价值。除了常设展,我们也曾经设计过不少专题展,如民族头饰展、乐器展等,希望通过变换展示内容吸引观众。”
与民大博物馆的民族服饰展类似,“小而精”是不少高校博物馆的特色。
何首乌、胖大海长啥样?山楂的药用属性如何?可以来中医药博物馆找答案。一进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博物馆,俨然进入了一间标本室,“中药综合展厅”和“中国医学史展厅”既让观众全面、直观地了解牛*、龙涎香等平时常常听到却难得见实物的中药原料的药用价值,又对我国中医发展史做了基本科普。“记得中学历史课本就讲《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千金方》,今天终于在这里看到这些书了。”展厅里的一位观众这样表示。
不沾一滴水可以拍“水下”照片、不用登高就能在民国风情墙上“摆出”各种“pose”——央美美术馆打造的“太虚之境”用20件大型互动装置作品带给观众全方位、参与式的艺术体验,颠覆了隔着玻璃看展品的距离感。“我们全年开放的时间达到天以上,还会组织开展到场活动,平均每天都有1场以上活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任蕊表示。
背靠高校资源,是这些深藏学府的“秘境”特色独具的一大基础。“高校博物馆的展出很多是和学科相关的,会有一些学科提供支持,所以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庞杂,是聚焦于学科方向、与学科发展相辅相成的,这也决定了博物馆的侧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我们合作的主体,所以清华艺博的展陈和视觉艺术关系很密切,展品里超过60%与视觉艺术有关。而其他艺术博物馆可能有的侧重于科普,有的侧重于技术发展史、侧重于考古、侧重于人类学,还有的可能侧重于文献和典籍,所以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分析。
影响有限,提升“存在感”仍需时日
但是,缺乏足够的“曝光率”和公众认知度,作为科研平台的存在感偏低,仍然成为不少高校博物馆发展的制约因素。
据张铭心介绍,高校博物馆主要接待校内各学院的学生参观,如配合课堂教学需要、进行新生入学教育等,还有周边的中小学学生,“剩下就是一些慕名而来的散客,参观民大校园时来看。此外就是校友回访,老校友回来了,这里也成为寄托母校回忆的地方”。
“我们的博物馆毕竟在校园内,对社会还是有一定的‘隔绝感’,确实存在游客‘进不来’也‘找不到’的问题,不在街边显眼的位置,必须是有目标地前往才能找到。而且一些高校博物馆也存在管理不专业的问题,近几年,虽然通过藏品整理、展厅设计,已经逐渐让博物馆‘活’起来了,但在社会上的影响仍然有限。”张铭心说。
除了供大众参观教育的职能发挥有限之外,在学术研究方面,高校博物馆的存在感也普遍偏低,有的仅仅成为“标本室”或“科普区”。“博物馆确实应该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撑,但现实中又很难让学校教师真正深入走进博物馆。很多老师在民族地区田野调查带回的材料丰富了我们的展陈,但多是保存,缺乏后续研究。我也想让学校的科研把博物馆充分利用起来,但受制于文献研究偏多而实物偏少,以及藏品管理权限等因素,没有足够能力进行立项。”张铭心表示。
张铭心分析,博物馆的办展质量取决于空间、藏品和人员水平,“我们的馆舍是在年建的,由老图书馆改造而成,前期投资不够,现在展陈即使要更新,也很难在如此小的空间里呈现出来。而且高校博物馆由于不在文物部门的管辖范围内,拿不到像地方博物馆那样的专项资金,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也较为有限”。
“一个至关重要的瓶颈,是中国高校本身的封闭,而且很难做到绝对开放,像清华、北大,每天进校的参观人数都有上限。我们的*策方向是博物馆要免费向公众开放,但这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维护、管理成本提高。我觉得应该有所收费,但要控制在一个价位,这样才能保证观众来这里是真正出于学习目的,对高校博物馆存有敬畏心。”苏丹分析。
走向大众,打造校园文化空间和地标
“高校博物馆首先应该是‘大学的’博物馆。这就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大学博物馆是什么样?除专业性之外,更多人想到的或许是大学文化,所以高校博物馆需要和大学文化建立有机关系。”张铭心说。不少专家也表示,高校博物馆要进一步“活起来”,需要打造一个校园的文化空间和地标。
“例如民大名师展,通过梳理展示潘光旦、费孝通、翦伯赞等知名学者在民大的经历,展现了民大的历史发展脉络,科研、教学和文化特色,本来只是打算做3个月的临时展,后来成为永久性展览。所以如何展示大学文化,将大学博物馆从专业性、学科性拓展为具有大学文化特色的博物馆,是高校博物馆下一步需要面对的课题。”张铭心补充道。
而通过发挥“组团”优势和学科影响力走向社会,是央美美术馆的选择。任蕊表示,央美美术馆同时肩负着学院的专业研究以及社会的公益美育两项职能。“所以我们一直‘双肩挑’,一方面立足于中央美院这个重要的艺术学人集结地和研究重镇、全国重要的博物馆研究基地,深入扎实地夯实研究的基础,同时还在架构高校艺术联盟,有多个高校博物馆、美术馆联盟设在学院,共同发起学术话题。此外,我们也肩负着大学生的艺术教育使命,打造面向艺术类与非艺术类大学生的美育品牌及桥梁,让其他院校的大学生走进我们的博物馆,能够看到我们的毕业展,能够看到经典的西方艺术展、当代艺术展,这就是美育的当代性诠释。”
“我们也响应国家的*策,开展了‘高参小’‘高参初’‘高参高’等项目,发挥高校艺术馆、博物馆自己的资源优势,利用开放性的窗口平台,对周边学校和社区进行艺术教育辐射,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将高雅艺术不断向外推广。最近,我们还成立了公共美育的平台,希望能站在第一线的研究、实践平台上推动中国美育发展。”任蕊补充道。
“当然,向大众文化空间的转化,是应该在加强专业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扎实深刻的研究,也谈不上展陈内容的准确、全面呈现和文化知识的普及。所以还应加强专业研究人才的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掘和发挥文物藏品的历史、文化、科学、学术价值,给观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展览。”张铭心说。
《光明日报》(年10月23日08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